為不斷優化醫院應急救治流程,提高我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及緊急醫學救治技術,進一步貫徹落實“科學化、規范化、標準化、制度化”為主題的“醫療質量安全月”活動。4月2日,醫院舉行了一場大規模,包括新冠肺炎、食物中毒、群體傷急救的應急演練。
本次演練由醫務處組織,為確保演練效果,上午09:30擔任演練總指揮的趙杰副院長召開應急演練協調會,院辦公室、醫務處、護理部、感控科、教學管理科、藥學部、醫學裝備部、疾控科、總務科、伙食科、保衛科及相關臨床、醫技科室,包括急診科、神經外科、普外科、骨科、心胸外科、耳鼻喉科、消化內科、腎病風濕免疫科、重癥醫學科、輸血科、CT室、磁共振、麻醉科等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,對人員、物資、流程等進行了充分部署和安排。
下午13:00,趙院長宣布演練正式開始,相關職能科室及臨床醫技科室部門負責人火速趕到急診科,應急救援小組人員迅速集合。13:00 -16:10,分別進行了11例醫院“食物中毒”病例、5例“群體傷”病例,3例“新冠肺炎”發熱病例的應急演練。值班醫師上報科主任、護士長,初步診斷后,立即報告醫院總值班,總值班即刻報告醫務處及主管院長,并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。成立臨時指揮部,開通綠色通道,病情評估、專家會診、心電監護、分流科室等一系列救治程序,有條不紊。疾控科工作人員對現場進行了樣本采集、流行病學調查。保衛科拉起警戒線,保護現場。待病人病情穩定后,分別收入相應科室進一步治療。
每個環節的緊急救援,使所有“患者”得到了及時、有效的診治和處理。
演練結束后,趙院長對演練過程予以總結。認為此次演練協調有序,人員配合默契,現場救治操作規范,分診轉運處置相對合理,基本達到了演練的預期目的。同時也指出幾點不足:1.在群體傷的演練中接診醫師二次檢診不夠認真、全面,對于外傷病人應做詳細的體格檢查,避免漏診;2.部分科室接到醫務處電話后反應不夠迅速,行動滯后;3.在新冠肺應急演練中醫生詢問病史較簡單,流行病學調查不夠詳細。
本次演練對參演人員來說是一次培訓、教育和提高的過程,通過演練系統地檢驗了各部門反應能力、協同作戰能力及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。希望大家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,平時多學習、多練兵、加強技能培訓,加強醫護協作溝通,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,努力提高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綜合判斷能力,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。